Feng凰访问丨山东国控设计集团:改革重组聚合力 科技赋能启新程
日期:2025-08-18
齐鲁大地,国企改革的浪潮奔涌向前,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在这股时代洪流中,山东省国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应势而生、乘浪而进——这家由山东国投公司整合山东百特展览工程有限公司、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、山东省纺织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8家设计与工程类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的新生力量,以重组整合破解发展困局,以改革攻坚开拓全新格局,短短两年间实现了从负重前行到振翅腾飞的华丽蜕变,成为省属国企深化改革的生动范例。
集团成立之初,便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:部分单位基础薄弱,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,资产状况亟待改善;规模体量有限,资金与人员规模偏小,行业准入受到制约;资源布局分散,业务存在重合,体制机制尚未统一;历史遗留问题较多,信访压力较大,资金缺口较为明显……改革发展的道路上,阻力与困难交织。破局之道,始于高瞻远瞩的战略引领。集团精准锚定“三图”发展路径:绘就战略地图,明确打造“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”特色设计工程集团的宏伟目标;擘画产业蓝图,构建“综合设计及工程总承包”“展览与会展服务”“科研转化”“融媒体”四大业务板块,打破单位壁垒,激活协同效应;细化整合路线图,2024年顺利完成省纺织科学院事改企、省建材设计院公司制改革,2025年稳步推进能源设计院产权划转等工作,实现资源的统筹高效运营。改革的成效立竿见影。“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%、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9%,‘分散的手指’终于攥成了‘有力的拳头’。”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陆晓楠的话语,生动道出了整合带来的质变。聚焦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绿色环保三大领域,集团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,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。在新材料领域,克拉玛依高性能新材料生态产业园、夏津绿色工业园区等一批标杆项目成功落地,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斩获6项国家级“纺织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”;在新能源领域,津巴布韦万津利发电厂、新疆昆仑钢铁多能互补项目稳步推进,风光电储一体化方案日臻成熟,新型储能、地热能等前沿赛道布局持续提速;在绿色环保与智能科技领域,博茨瓦纳蓝湿牛皮、山东金天和纸业碳酸钙一体化等34个重点项目有序实施,彰显了集团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强劲实力。立足齐鲁大地,更将目光投向全球。集团紧抓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机遇,两年间在沙特、越南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功签约项目55个,承办“好品山东”新加坡展示会等境外活动29场,让“山东设计”的名片闪耀国际舞台。2024年,集团新签设计服务合同达2亿元,其中战新产业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占比高达70%,储备项目38个。天鼎丰中东非织造材料、万象色织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的顺利推进,充分展现了集团技术输出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双重提升。在业务模式创新上,EPC总承包模式同样实现突破:新疆昆仑钢铁能源综合利用等10个项目成功落地,总合同额达5383万元,另有11个潜在项目蓄势待发,为集团发展注入新动能。“科技属性是集团发展的核心支撑。”陆晓楠的深刻判断,指引着集团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进阶方向。整合创新资源,集团着力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:聚合轻工、能源、纺织、建材四大设计院的优势力量,打造新材料与新能源全产业链服务平台;联合泰山学者团队,整合纺科院、建材设计院的科研人员、先进设备及核心技术,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;融合《中华纸业》《山东纺织科技》期刊与百特展览设计资源,搭建AI驱动的融媒体资源库,积极探索数字资产增值新路径。深化人才机制改革,集团以二次整合为契机,重构组织架构:补齐项目全流程管理短板,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;引入市场化绩效机制,推行“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动态考核体系。公司本部人员全体起立,19个岗位公开竞聘,面向全集团“赛马选贤”;加大选人用人育人力度,选拔5名青年骨干充实权属单位领导班子;坚持业绩贡献与薪酬待遇、干部任免紧密挂钩,确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,组织效能持续释放。
《中期发展规划》为集团勾勒出清晰蓝图:近三年力争实现利润翻番,最终建成具备较强科技属性的“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”特色设计工程集团。改革未有穷期,奋斗永不止步。从破局重组到向新而行,从科技赋能到全球布局,山东国控设计集团正以“二次创业”的昂扬锐气,在齐鲁大地上书写着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,为山东国资国企转型升级持续注入澎湃动能。